清风 | 常为自己“修枝打杈”
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作者:向贤彪 发布时间:2024-11-21 10:05
南北朝时期的傅昭在《处世悬镜·止之》中说:“改过宜勇,迁善宜速;迷途知返,得道未远。”意思是说,改正自己的过错要勇敢,纠偏向善应尽快;在错误之路上能够及早醒悟回到正途,那么离通晓真理也就不远了。时下重温这一古训,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自我、及时知错改过、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,依然具有很好的借鉴和警示作用。
养成自省的习惯。“党内批评总是要在一定的场合内进行,而‘吾日三省吾身’,自我批评则与我们个人如影随形,是最及时、最管用的思想武器。”老一辈革命家在这一方面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,彭德怀每月“反省自查一遍”,陈毅“中夜尝自省”,谢觉哉经常“跟自己打官司”……他们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政治本色,与养成自省习惯、经常进行自我检视、自我纠错是分不开的。今天,面对肩负的繁重任务,党员干部更应该养成自省的习惯,经常对表对标,见贤思齐,见不贤而内自省,让自我批评“如影随形”,在反躬自省中找差距、查不足,自觉做到自我完善、自我提升。
痛下勇改的决心。清代袁枚写过《续诗品·勇改》一文,认为诗歌有弊病,就当勇于改正,“知一重非,进一重境”。其实,做人如同作诗,对自己的过错,也要有“勇改”的决心。当年,贺龙在延安开会时旱烟叶用光了,警卫员叫后勤人员买了些烟叶送去。当他得知因自己的生活费已用光,这烟叶是用公款购买时沉痛地检讨说:“我贺龙犯了挪用公款之罪喽!”事后两个月间,他每餐减油、减盐、减菜甚至不吃菜,硬是从微薄生活费中省出钱来把一斤半烟叶款如数还清。贺龙不为过错找理由,改过“下得了手”,令人敬佩。哲人有言:“不犯错误,那是天使的梦想。”正因此,“勇改”就显得难能可贵。承认错误并勇于改正,常为自己“修枝打杈”,人生“主干”就不会杂乱变形,人生之树就能长青。
涵养转化的功夫。古人有言:“人有过,多于过上用功,就是补甑,其流必归于文过。”一个人犯错误时,如果把过多的精力放在错误上,就此灰心丧气、一蹶不振,或是只停留在反思层面而没有具体的改过行动,就好比是补瓦甑一样,最后就会演变成文过饰非,错失改过即进的良机。
正确的态度是,“把错误变成肥料”。错误,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而言,就像肥料之于植物,能够为我们提供不可或缺的养料。作家刘白羽参加延安整风运动后说:“我像越过了一道阴阳分界线,懂得了一个伟大的真理:过去自以为是在砸烂一个旧世界,实际上这个旧世界首先得从自己身上开始清除。”思想的升华,境界的提升,体现了对错误的转化能力。一个人能否成长成熟,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他有没有“把错误变成肥料”的能力。我们讲自我净化、自我完善、自我革新、自我提高,要的就是这种转化能力——“吃一堑长一智”,进而少犯错误少走弯路。